各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及在站博士后: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已發布《2019年度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指南》(以下簡稱《指南》),2019年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將開展面上資助工作兩批次,特別資助兩批次,優秀學術專著出版資助一批次。根據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最新通知精神,為做好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資助類型
(一)面上資助
面上資助是給予博士后研究人員在站期間從事自主創新研究的科研啟動或補充經費,由專家通訊評審確定資助對象。資助分為一等、二等。自然科學資助標準為一等12萬元、二等8萬元;社會科學資助標準一般為一等8萬元、二等5萬元。2019年資助人數約為當年進站人數的三分之一,對從事基礎研究的博士后研究人員適當傾斜。
工作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按本人意愿,可選擇參加獨立于流動站的專家評審。
(二)特別資助
特別資助分為特別資助(站前)、特別資助(站中)兩種類型。
特別資助(站前)是為吸引新近畢業的國內外優秀博士進站,在前沿領域從事創新研究實施的資助,由專家會議評審確定資助對象。資助人員須在名單公布后3個月內辦理進站手續,逾期視為自動放棄入選資格。2019年資助人數約400人,資助標準為18萬元。
特別資助(站中)是為了激勵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增強創新能力,對表現優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實施的資助,由專家通訊評審和會議評審確定資助對象。2019年資助人數約1000人;資助標準為自然科學18萬元,社會科學15萬元。
(三)優秀學術專著出版資助
優秀學術專著出版資助是為鼓勵博士后研究人員出版在博士后在站研究期間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資助領域為自然科學。專著編入《博士后文庫》,設有獨立書號,由科學出版社出版。2019 年度資助出版專著約30部,資助標準為每部專著平均6萬元。
二、申報條件
(一)面上資助
1.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
2.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科研能力。
3.申請面上資助的項目應具有基礎性、原創性和前瞻性,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且為本人承擔。
4.進站一年半以內可多次申請,每站只能獲得一次面上資助。
5.入選全國博士后管委會實施的各類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學術交流項目除外)的派出人員,在完成派出工作或提前結束國(境)外研究工作后,繼續在國內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由所在設站單位出具證明后可申請。
6.涉密項目不允許申報。
(二)特別資助(站前)
1.年齡不超過35 周歲(1983年1月1日后出生),具有良好的科研潛質和學術道德。
2.近三年獲得博士學位的博士、2019年度應屆博士畢業生和新近進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可申報。2019年度應屆博士畢業生優先。其中,近三年獲得博士學位的博士要求博士學位獲得時間為2016年1月1日后;2019年度應屆博士畢業生在申報時須已滿足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基本要求;新近進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員的博士學位獲得時間須為2018年1月1日以后,且須2019年1月1日后進站。
3.近三年獲得博士學位的博士和2019 年度應屆博士畢業生在申報前需選定博士后合作導師,并與合作導師商定初步研究計劃。合作導師應為知名專家,學術造詣深厚。
4.新近進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員須依托所在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進行申請,不得變更合作導師。
5.申請進入本單位相同一級學科的人員、申請由博士導師繼續擔任博士后合作導師的人員的總比例不得超過30%。
6.入選人員須全脫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7.全國博士后管委會組織實施的各類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派出項目(學術交流項目除外)、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不得申請。
8.不允許申報涉密項目。
9.申報項目須為以下規定的研究方向。
(1)基礎研究:基礎數學,核心計算基礎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理論物理,量子物理的新發現和研究理論物理,物理化學,材料化學;
(2)基礎前沿交叉:超常環境下系統力學問題研究與驗證,功能體系的分子工程與分子成像,能源化學轉化的動態本質與調控;
(3)先進材料:高性能材料結構設計、制備與應用探索,變革性納米產業制造技術聚焦,新能源汽車;
(4)能源: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與示范,未來先進核裂變能,基于高效熱工轉換的先進動力技術,可再生能源與多能互補應用示范;
(5)生命與健康: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研究,生物超大分子復合體的結構、功能與調控,病原微生物與宿主免疫,器官修復與再造,生物合成,健康保障技術與裝備,戰略生物資源評價與轉化利用;
(6)信息:量子通信,網絡空間安全關鍵技術與應用,高效能計算與網絡通信關鍵技術及應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人機交互與虛擬現實,集成電路與核心基礎器件,機器人與超精密極端制造;
(7)光電空間:空間科學先導,月球與首次火星科學探測,平流層飛艇。
(三)特別資助(站中)
1.進站滿4個月。
2.已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或在項目成果轉化方面已取得好的成效。
3.發展潛力大,在站期間的研究工作表現出較強的創新能力。
4.申請特別資助的項目應具有突出的學術價值或創新性。
5.申請項目可以是獲得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的延續和深化,但必須有創新點或創新成果。
6.由設站單位、有關省(市、區)或部門擇優推薦。流動站設站單位及北京市非市屬工作站設站單位負責組織本單位的推薦,其他工作站設站單位由所在省(市、區)或部門的博士后管理部門負責推薦。
7.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可優先推薦:獲得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或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資助;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或學術榮譽稱號;設站單位引進的優秀留學回國人才;設站單位重點培養的學術技術帶頭人或后備人才。
8.每位博士后研究人員每站只能獲批一次。
9.入選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特別資助(站前)的人員不可申請。
10.入選全國博士后管委會實施的各類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學術交流項目除外)的派出人員,在完成派出工作或提前結束國(境)外研究工作后,繼續在國內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由所在設站單位出具證明后可申請。
11.涉密項目不允許申報。
(四)優秀學術專著出版資助
1.申請人須為在站兩年以上或已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在站期間曾獲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者優先。
2.申請人須為所投專著的唯一作者。
3.專著學科領域為自然科學,字數應不少于15萬字,僅限學術專著,不含譯著、研究報告集、學術資料、工具書等。
4.在完成全部專著書稿后方可提出申請。
三、申請材料及要求
(一)面上資助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申請書》(以下簡稱《申請書》)1份。
具體要求:
1.《申請書》由“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管理信息系統”生成。申請書的校驗碼須與“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校驗碼一致。
2.申請人不得在《申請書》標識為紅色的邊框內填寫個人信息,包括申請人姓名、設站單位名稱、合作導師姓名等,否則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根據評審專家的認定意見視為故意向評審專家泄露個人信息,將取消其資助資格。
(二)特別資助(站前)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申請書(站前)》(以下簡稱《申請書》)2份;身份材料、學術及科研成果材料、《博士導師推薦意見表》、《博士后合作導師推薦意見表》各2份。
身份材料。已獲得博士學位的申請人須提供博士學位證、畢業證復印件;應屆博士畢業生須提供學生證復印件、博士學位論文答辯決議書復印件或博士論文預答辯通知書。
學術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請人最高學術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論文、專著、專利或獎勵等,可以從以上類型材料中任選,但總數不超過3個。論文提供全文,專著提供目錄和摘要,專利或獎勵提供證書復印件。
(三)特別資助(站中)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申請書(站中)》(以下簡稱《申請書》)2份。學術及科研成果材料2份。
學術及科研成果材料須為代表申請人最高學術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論文、專著、專利或獎勵等,可以從以上類型材料中任選,但總數不超過3 個。其中:論文提供全文,專著提供目錄和摘要,專利或獎勵提供證書復印件。
具體要求:
1.《申請書》由“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管理信息系統”生成,紙質申請書校驗碼與系統一致為有效。
2.《申請書》標識為紅色的邊框內不得填寫個人信息,包括申請人姓名、設站單位名稱、合作導師姓名等,否則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根據評審專家的認定意見視為故意向評審專家泄露個人信息,將取消其資助資格。
3.科研成果證明材料不可在網上傳輸。
(四)優秀學術專著出版資助
專著書稿、《出版資助申請表》、《報名信息表》、專著查重報告各1 份。
四、申請材料的提交和審核
(一)面上資助
申請人登錄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網站“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管理信息系統”,下載申報軟件,網下填寫《申請書》,上傳至設站單位。
在線打印紙質申請書1份,報送設站單位。
(二)特別資助(站前)
自3月20日起,申請人登錄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網站“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管理信息系統”,下載申報軟件,網下填寫《申請書》,上傳至設站單位。
上傳身份材料、學術及科研成果材料、《博士導師推薦意見表》和《博士后合作導師推薦意見表》掃描件。
在線打印紙質申請書2份。
按順序將《申請書》、身份材料、學術及科研成果材料、《博士導師推薦意見表》、《博士后合作導師推薦意見表》裝訂成2 冊。
在學校申請截止日期前將2冊申請材料報送設站單位。
(三)特別資助(站中)
申請人登錄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網站“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管理信息系統”,下載申報軟件,網下填寫《申請書》,上傳至設站單位。
在線打印紙質申請書2份。
按順序將《申請書》、科研成果證明材料裝訂成2冊。
在學校申請截止日期前將2冊申請材料報送設站單位。
(四)優秀學術專著出版資助
申請人登錄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網站“資料下載”專區,下載并填寫《出版資助申請表》《報名信息表》。
委托專業機構(設站單位圖書館、研究生院或其他具有論文查重資質的機構)對專著內容進行查重檢測,提供該機構出具的查重報告。
將專著書稿、《出版資助申請表》以PDF格式刻錄光盤1張,并在光盤上標識博士后姓名、專著名稱。將光盤、查重報告快遞至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同時將《報名信息表》電子版發送至postdoctor@zcmu.edu.cn 及chubanzizhu@126.com,郵件標題格式為:博士后姓名+專著名稱。
五、學校申報時間安排
批次
|
校內申報截止時間
|
第65批面上資助
|
2月23日
|
第66批面上資助
|
9月1日
|
第12批特別資助(站前)
|
4月13日
|
第12批特別資助(站中)
|
3月8日
|
優秀學術專著出版資助
|
5月30日
|
注:優秀學術專著出版資助由博士后本人自行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投稿。
六、注意事項
1.各流動站應積極動員未獲助的博士后申報基金,無特殊原因,未申報者均應參與基金申報。
2.合作導師對博士后基金申報應進行必要的指導。
3.獲資助博士后在公開發表資助成果時,應標注“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Project funded by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4.出站時須提交《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總結報告》。
5.各博士后人員需在校內審核截止時間前將相關紙質材料提交人事處博士后管理辦公室(主樓705)。
聯系人:褚立志 申素紅 電話:5079471 郵箱:hbursc@126.com
附件:《2019年度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申請指南》
河北大學博士后管理辦公室
2019年1月19日
|